找到相关内容26069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长安佛教文化与鸠摩罗什的佛经文学译介研究

      长安佛教文化与鸠摩罗什的佛经文学译介研究   李强   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,“长安”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精神文化符号;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,古代长安佛教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奠基和承传...动研究。译介学的本质属性是相互“交往”,“文学文本交往”即交往实践由两级,或者多级主体之间的一种物质交换过程,构成文学精神交往及其文学语言交往的基础。其中包括文学文本交往,文学精神交往,文学语言交往...

    李强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593694.html
  • 明代“祥瑞”之兽“驺虞”考

    英华为骨格,阴阳秀淑作精神。双瞳每讶常悬镜,四足何曾暂蹑尘?墨缕萦肤浓染黛,霜茸剪毳巧丝银。丝银镂璧相鲜丽,禀性慈良不搏噬”。“队仗戒严轩槛盛,军校舁随帐幕行。万斛楼船连夜发,千声笳鼓一时鸣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193799.html
  • 试论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初传

    差异,思维的区别,文化的隔阂,使早期的华严单行经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,一种异域文化的输入仅仅限于经典的翻译,而没有在形式之外发生深层次的精神交融。这种情况一直到南北朝时期,随着全本华严的传入才开始有...

    王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6553093951.html
  • 禅学浅说

    部分,谓身体宫殿国土物质,总皆殊妙精好,称为色界,有四禅十八天。无色界也是天界的一部分,此界众生但有心识,而无色质,为纯粹的精神世界,所以称为“无色界”共有四种。 所以六道众生又可以统称为“三界有情”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294077.html
  • 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

    充满智者的达观和灵动。第四,虚云公不论谈顿谈渐,都从真如心自然流出,纯乎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,是一切禅修的最核心着力处。修行本是不得已而用之,人心本自清净,何必徒乱精神。但众生业障深重,非修而不能觉醒。...

    冯天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7.html
  • 再次强调孝养父母及行善对戒邪淫的重要性

    方案,以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,到达我们为之奋斗的成功彼岸! 后记:很久以前就打算写此文,以揭示其中被大家忽略的部分.因为文中有涉及炫耀和自立"功德碑"之嫌.所以,迟迟不敢动笔.今又一想,此网名本属虚幻假名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4794665.html
  • 度众生要先度自己

    疲劳,就永远不会疲倦。这个道理,这些事实真相,希望同学们你们要在境界里头去历练。哪一天你真正契入这个境界,你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,不疲不厌,精神饱满。为什么?无我,你的工作“无作而作,作而无作”。心永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11294691.html
  • 龙光竺道生“慧解”考论

    顽石点头”这个说法产生的清晰脉络。这个神异故事的逐步产生,说明了像竺道生这样不拘泥于经书文句的义学僧人,在宣扬佛教精神、化度信徒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。   至此,我们可以看出来,对竺道生的认知,从最早...

    尚永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0895054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

    差别,因为在家居十在事相上不可能也不必要持很多的戒相,而利他、行善的精神,则是在家出家都平等需要的。   小乘戒律只注重“摄律仪戒”,大乘则强调“三聚净戒”,两者有很大的区别,延寿在   《受菩萨...,,真在此可以明显的看出,不拘泥事相之戒律而放弃大悲的精神,强调乘急重于戒急是《涅盘经》的一贯立场,在《大般涅盘经四依品第八》中,佛陀指出:“是护法者实无有罪,善男子,若有比丘犯禁戒已,懦慢心故覆藏不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995094.html
  • 昌都藏族铜佛像打制工艺调查

    一种内在的精神;相反则有形无神,形象呆滞。所以打制佛像最关键是打制面部,客人看师傅手艺好坏,很重要的一条也是看所加工佛像的面部。很多时候,面部以外的其他地方往往就由一般工人锤打了。另外手也很重要,手势也...

    张建世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495200.html